绩效导向行为

 绩效管理 典型案例     |      2019-11-09

    有一家家电销售公司,该公司是华南的一家国营企业,家电制造和销售是其主营业务,去年的销售额为5亿元人民币。当时这家企业正在改制,改制之后必须自负盈亏。如果销售额达不到5.5亿元预定目标的90%,即4.95亿元人民币,企业将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。

    为了在改制后增强竞争力,提高利润和销售额,并且塑造一种以业绩为导向的企业文化,公司总经理希望在改制之前投资一条新的空调生产线,力争通过销售夏季新产品为公司增加25%的收入,同时他还决定采用一套新的绩效考核和管理体系。今年初,该公司的改制基本完成,新的生产线引进到位,调试成功后即可生产新产品,而新的绩效考核和管理体系也旋即启动。

    眼看年中考核将至,该公司的销售副总裁开始着急起来,因为他刚刚得知销售部有可能完不成前半年的主要考核指标。在此之前,他已经花了很大力气拿到了大批新型空调的订单。但是,这批订货必须在炎热天气到来之前送到客户手中。如果不能在5月15日前发货,客户就有权取消订单。然而,几个月来新生产线一直处于调试阶段,很可能不能如期交货。

    相比之下,主管生产的副总裁却显得踌躇满志,他的两项主要考核指标——质量和产量——都完成得非常出色,比如次品率比原来降低了近50%,远远超过了设定的目标。对于新产品他不是不关心,可是如果现在就生产新产品,那么根据经验机器的停工时间肯定会增加,从而导致产量下降。此外,新产品质量达标也是一个费时费力的过程,搞不好会顾此失彼,导致次品率上升。年中考核马上就开始了,他决定等考核后再着手完成新产品的生产任务。

    不难看出,该家电公司的销售部和生产部矛盾突出,由于生产部门要把新产品的投产时间推迟到年中绩效考评之后,销售部门有可能无法按时交货。最终的结果可能是:新产品无法使公司的销售额增加25%,公司无法达到预定销售目标的90%。

问题:

1、造成销售目标完不成的原因是什么?

2、绩效体系有什么问题,如何改进?

3、你能根据所学的知识拟定一份季度考核卡吗?

分析要点:

    尽管公司的CEO和董事会对公司的战略一清二楚,但是CEO以下的中高层经理们对战略没有统一的认识,虽说是要讲顾全大局,但毕竟是绩效导向行为,生产副总裁完成了目标,可公司的目标没有完成。此外,具体负责实施新绩效考核体系的人力资源部门对CEO的战略也不甚了了,因此这样的绩效考核系统,只能无形中加大了部门之间的摩擦,使整个组织处于散架状况。因此,考核体系设计有问题,考核内容不能形成相互支持的目标体系。表现在:

    1、准备阶段:如何衡量与评价绩效没有做出明确的界定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横向关联部门的评价缺乏

       实施阶段:过程信息收集与反馈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目标的确定与团队沟通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计划的合理性论证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绩效实施过程的监控与反馈

       考评阶段:考评的公正性、考评工具及方法的审核(事前、后)

       总结阶段:审视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,方法、手段

       应用阶段:绩效管理系统的完善

    2、改进措施:建立完整的与战略目标相一致的纵横一体的目标体系;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高层管理者的评价运用关键事件法及目标管理法;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评价周期设定为季度考核,半年度评价;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考核人增加横向评价与下级评价;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绩效管理制度增加过程沟通与反馈。